搜本站

经验交流

吉林省示范镇建设议事协调机制工作简报

发布时间:2022-07-19 09:41:00
【打印】【关闭】

  第1期

  

  全省示范镇建设视频动员部署会议

  对启动实施示范镇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7月6日,吉林省示范镇建设议事协调机制召开全省示范镇建设视频动员部署会议。省政府副省长韩福春、省政府副秘书长李继东、省示范镇建设议事协调机制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在省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市(州)、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相关单位负责同志、49个省级示范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各地分会场参加会议。

  省住建厅厅长徐亮围绕“总体要求、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实施步骤、政策支持”5个方面,对《关于开展示范镇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和长春市政府、辽源市政府就如何开展好省级示范镇建设工作分别做了表态发言。韩福春副省长从“提高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握关键,突出抓好重点任务落实;强化保障,确保示范镇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三个方面,对全省示范镇建设工作做了全面动员部署。

  现将韩福春副省长讲话和相关会议发言材料,印发给你们。请各地认真组织学习,领会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细化工作措施,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把示范镇建设抓牢抓细抓实,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我省示范镇建设工作。

   

  

  在全省示范镇建设工作

  视频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

  省政府副省长 韩福春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对全省示范镇建设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推进。

  刚才,徐亮同志解读了《关于开展示范镇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提出了下步工作建议;省财政厅、省发改委、长春市、辽源市政府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我都赞成,大家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开放后首次中央城镇化会议中明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小城镇是“上联城市、下接农村”的关键节点,在落实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承上启下的地位与作用。积极推进示范镇建设,既是提升乡村功能品质、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也是当前形势下扩投资、稳增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示范镇建设工作,俊海书记、韩俊省长亲自研究部署、高位统筹推动,多次提出明确要求;今年1月30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示范镇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对这项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刚才,省示范镇建设议事协调机制审议通过了《49个省级示范镇名单》和《示范镇建设标准及考核指南》,为这项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进一步提高站位、强化担当、细化举措,全力推进示范镇建设,努力把示范镇打造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引领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

  二、把握关键,突出抓好重点任务落实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对照示范镇建设既定目标任务,遵循城乡发展规律,全力推动产业发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加快形成“以镇带村、以建促产、以产富民、以治促管”的新局面,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的建制镇样板。具体在工作推进中,要突出把握以下几点:

  (一)产业集聚是根本。当前,不少乡镇和农村人口流失严重,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当地没有产业能留人,很多农民为了挣钱背井离乡。要发展特色产业,根据示范镇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加快产业服务平台建设,围绕“十大产业”集群、千万头肉牛工程、“千亿斤粮食”生产工程,找准发展方向和着力点,吸引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示范镇聚集,做大做强“吉林大米”“长白山人参”“吉林玉米”“吉林杂粮杂豆”“长白山木耳”等“吉字号”品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和形成“一镇一业”特色产业,带动周边村屯产业发展,形成特色产业集聚区。要加强项目谋划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先向镇区布局和安排,统筹做好项目资金、设计、质量、监管、竣工等环节的具体工作,确保建一个、成一个,切实发挥带动作用。要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积极发展群众参与度高的“惠农”“富农”产业,不断壮大镇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强化特色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让农民在家门口富起来,真正实现以产聚人、以产兴镇。

  (二)配套设施是基础。目前,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必须加快补齐弱项短板,提高示范镇对产业和人口集聚的支撑能力。要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编制示范镇建设规划,统筹划定“三区三线”,与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有效衔接,统筹利用好闲置土地资源,有序推进示范镇建设。示范镇规划要实用管用,不一定花大钱,也不要搞得太复杂,关键是符合规律、布局合理,区分优先序和侧重点,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保留民俗风情和乡土味道,不搞大拆大建,不搞推倒重来,更不能强制合村并居。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实施老旧住房和破旧管网改造,完善水电气热等基础配套;加快推进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推动镇区与县城、村庄交通设施互联互通,鼓励开展交通设施升级改造,提升客运服务水平,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加快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排水防涝系统,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同时,推动示范镇基础设施向周边村屯延伸,不断提升人口承载能力。要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教育、就业服务、保障性住房、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与示范镇规模相适应的养老育幼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协调发展,有效接纳农村转移人口,真正让农民进得去、留得下、过得好。

  (三)人居环境是关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示范镇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人民群众的深切期盼。要加大环境卫生保洁力度,全面整治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工厂、学校、集贸市场、镇村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加强河流、湖泊、塘沟等各类水域保洁,保持水体清洁。要规范镇区生产生活秩序,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合理划定街道摊点摊位,整顿交通秩序,治理私搭乱建,标本兼治改善示范镇的生产生活条件。要提升周边村屯人居环境,结合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入实施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分类推进乡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畜禽粪污治理,抓好农村改厕工作,不断提升整体村容村貌。

  (四)机制建设是保障。示范镇建设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魄。要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撬动社会资金,赋能示范镇建设。要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选派优秀干部到示范镇挂职或任职,重点抓好镇村两级班子建设,大力培养各类经营和科技人才。要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和国有企业、大专院校开展政策指导、产业扶持、技术帮扶,持续助力示范镇建设。要建立基层网格化治理机制,把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落实到示范镇建设上来,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共建共治,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强化责任,确保示范镇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示范镇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层面。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作用,夯实各级各相关部门责任,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省负总责、市级督导、县抓落实、镇级实施”的四级联动机制,省住建厅要切实发挥议事协调机制办公室作用,主动加强同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做好对各地的督促指导工作;示范镇所在的市县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将示范镇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实施方案,加强统筹调度,抓好示范镇建设的政策落实、项目建设、产业培育等各项工作,统筹协调解决各类难题;各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各司其职,形成左右协同、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共建共促的良好局面。二是强化要素保障。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县政府要指导示范镇谋划一批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改造以及环境治理领域的高质量项目,在下达专项债额度时给予优先安排。对示范镇申报的符合条件的500万元以上公益性建设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对于省级有权决定的扶持政策,省住建厅、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民政厅、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等部门要加大对口支持力度,尽快制定配套政策,建立“1+N”的配套体系。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加大对示范镇建设的信贷支持,为符合条件的项目和企业提供资金保障。支持省级示范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优先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及产业发展项目用地,重点支持区域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用地。三是严格督导考评。省、市、县三级要对照新出台的《示范镇建设标准与考核指南》,加强日常督导检查,每季度通报工作进展,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将示范镇考核纳入对市、县两级乡村振兴的考核内容,对表现突出的先进镇实施差别化奖补政策,对后进镇实行淘汰递补制度,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你追我赶、争相晋位的工作态势。四是做好宣传引导。要深入开展示范镇建设的政策解读,宣传推广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全省示范镇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同志们,全省765个乡镇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而示范镇建设就是关键中的关键。让我们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争先的干劲,狠抓示范镇建设,不断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坚持统筹安排 突出工作重点

  扎实推进《示范镇建设实施方案》落实落地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 徐 亮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全省示范镇建设总体考虑和有关工作安排介绍如下:

  一、切实把握《方案》的内容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城镇化建设,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开展示范镇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全省开展示范镇建设。落实《方案》,要突出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总体要求上,坚持五个原则《方案》强调要顺应城乡发展规律,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补齐小城镇建设短板。工作原则有五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领导作用,形成党政齐抓共管、上下协调贯通、精准施策推进的工作格局。坚持规划先行,树牢全域规划理念,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坚持突出重点,突出长春都市圈、其他城市周边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为突破口,因地制宜、稳步协调开展示范。坚持“三生”融合,尊重群众意愿,以完善提升为主,不搞大拆大建,保留古树、历史建筑,严禁搞破坏性建设,营造安全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坚持建管并重,构建精细化、科学化、标准化的长效管理机制,打造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幸福家园。

  第二,在工作目标上,使建制镇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关键载体。“十四五”期间,全省选定49个省级示范镇和一批市县级示范镇,选定的省级示范镇基本具备产业基础良好、发展空间较大、人口聚集力强的优势,通过实施以增强产业支撑能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治理镇村人居环境、强化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务品质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使示范镇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到2025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服务乡村功能持续增强,管理水平显著提高,镇容镇貌大为改观,乡风民风更加文明,成为促进全省乡村振兴的建制镇示范样板。

  第三,在重点任务上,着力抓好“五项建设和五个提升”。《方案》提出五个方面、15项重点任务。一是抓产业项目建设,提升造血能力,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优化政府服务,为企业投资提供良好营商环境;二是抓市政设施建设,提升承载能力,着力推进生活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设施建设,打造完善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抓公共事业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健全养老育幼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抓人居环境建设,提升宜居水平,强化设计引导和风貌管控,加大环境卫生保洁力度,规范镇区生产生活秩序,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五是抓体制机制建设,提升治理能力,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强化人才培养,实现基层治理网格化。

  第四,在实施步骤上,做到科学组织有序推进。为达到示范效果,综合考虑规划布局、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等因素,每个县至少确定了一个省级示范镇,共49个省级示范镇,40个市级示范镇,50个县级示范镇,约占除城关镇外建制镇总数的35%(139/392)。今年开始启动,利用四年时间示范建设,到2025年,全面总结“十四五”期间示范镇建设工作成效亮点,推广、复制成功经验。

  第五,在政策支持上,强化财政、金融、土地等要素保障。《方案》提出了若干政策支持措施。在资金方面,主要通过债券对各地谋划的项目给予支持,对省级示范镇申报的没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省级通过一般债券予以安排;对符合国家规定的专项债券投向领域,且收益能够覆盖本息的公益性项目,省级通过专项债券予以安排。在金融方面,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对示范镇建设的企业和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在用地方面,支持省级示范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优先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及产业发展项目用地。同时,《方案》提出了建立“1+N”的政策体系。

  二、扎实推进《方案》落实落地

  《方案》明确了实施示范镇建设的任务书、路线图,并提出了以下要求:

  第一,建立层级管理机制。《方案》明确,建立省级议事协调机制,办公室设在省住建厅,负责示范镇建设日常工作。市州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加强工作调度。县级党委政府要落实主体责任,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指导示范镇谋划、建设、运行一批镇区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环境治理领域的高质量项目。各试点镇党委政府是直接责任主体,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建设项目,全面抓好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第二,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各地政府要按照《方案》要求,选派规划建设专业人才到省级示范镇挂职或任职,加强对示范镇规划建设的专业指导。对作用发挥明显、表现突出、综合考评优秀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示范镇应根据城镇发展需要,设立镇级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加强建设管理。各行业部门要积极推动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等专业人员下乡,探索建立驻镇设计师制度,为镇村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专业咨询、技术把控、沟通协调、培训宣传等服务,助力乡村发展提档升级。

  第三,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省级议事协调机制办公室将定期调度示范镇建设进展情况,每年按照建设标准进行督导考核,对综合考核为优秀的通报表扬,对综合考核较差的通报批评,并约谈相关负责同志,对连续两年考核靠后的予以淘汰,由考核优秀的市级示范镇递补。各县(市)要指导示范镇建立项目清单制度,设立项目台帐,科学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三、目前开展的主要工作和下步打算

  《方案》印发以来,省级层面成立了由福春副省长为总召集人,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等20个部门为成员的议事协调机制,明确工作规则、工作内容和工作制度。议事协调机制办公室克服疫情影响,认真谋划,印发了《2022年示范镇建设重点工作安排》,组织示范镇积极谋划项目;研究制定了建设标准及评价指南,明确考核办法,各成员单位积极研究支持示范镇建设的相关政策。组织市州推荐省级示范镇,根据各市州政府推荐上报,最终审查确定49个省级示范镇。

  议事协调机制办公室会后将公布省级示范镇名单,印发《示范镇建设标准及评价指南》。组织省级示范镇开展培训,对一般债、专项债使用、项目申报以及示范镇建设标准及评价指南进行培训。同时定期调度进展情况,组织省级专家实地调研指导,开展评价考核。

   

  

  在全省示范镇建设工作

  视频动员部署会上的发言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娄选东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省发展改革委推动示范镇建设有关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因地制宜,推动示范镇分类发展

  贯彻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关工作部署,依托“一圈三区四轴”城镇化发展格局,立足示范镇不同资源禀赋特点,因地制宜推动特色发展,着力提升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推进梨树县郭家店镇、临江市六道沟镇等以工业为主的示范镇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接续产业培育,提高产业发展水平,打造工业主导型小城镇;推进双阳区鹿乡镇、抚松县万良镇等以商贸为主的示范镇兴办专业市场,完善服务设施,提高商品集聚效应和商品市场辐射力,打造商贸流通型小城镇;推进农安县巴吉垒镇、永吉县万昌镇等远离城市的示范镇发展特色农业,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成为服务乡村、带动周边的综合服务型小城镇;推进珲春市敬信镇等边境地区示范镇改善市政公用设施条件,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功能,着力培育边境贸易等特色产业,全面增强边境城镇人口集聚能力和守边固边能力,打造兴边富民型小城镇。

  二、试点先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推动九台区其塔木镇、双阳区鹿乡镇、永吉县万昌镇等长吉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内示范镇,围绕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农村权益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善乡村资产抵押担保权能、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等国家赋予的五项试验任务,深入实施农业特区发展、特色产业小镇创建、美丽乡村建设、观光农业提升、农村电商发展、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会展经济带动、智慧农业推广、农村“双创”培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等十大重点工程,强化土地、财政、金融、产业、人才等政策扶持,加快推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和城乡产业有机融合。鼓励支持梅河口市海龙镇、公主岭市怀德镇、前郭县查干花镇、珲春市敬信镇、通榆县瞻榆镇与长吉片区内示范镇同步推进试验任务,为全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积累经验。

  三、项目支撑,强化资金保障

  聚焦补齐小城镇建设短板,指导示范镇积极开展项目谋划与储备,做好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和规划、用地、环评等前期工作,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实施,确保项目合规落地见效。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根据项目性质,建立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公益性项目,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对准公益性及经营性项目,通过市场化的金融资本与工商资本联动投入机制予以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大中型准公益性及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争取开发性、政策性、商业性金融支持;同时,利用省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符合政策和支持范围的示范镇建设项目优先安排、重点支持。

   

  

  在全省示范镇建设工作

  视频动员部署会上的发言

  省财政厅一级巡视员 张宝政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2022年全省新增政府债券支持示范镇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有关情况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示范镇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吉厅字〔2022〕2号)印发后,各级财政部门高度重视,积极会同发展改革、住建等部门谋划申报示范镇建设债券项目。今年以来,我省已累计发行新增债券5.37亿元,支持了示范镇城乡公路、污水垃圾处理、人居环境整治、乡镇基础设施、农村饮水安全、供水、教育等30个建设项目,为示范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为帮助各地进一步了解国家关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的相关政策,更好推动省级示范镇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借此机会,将债券有关政策规定简要介绍如下:一是政府债券构成。政府债券包括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其中,一般债券指省政府为没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的,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偿还的政府债券。专项债券指省政府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的,以公益性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偿还的政府债券。二是债券资金投向。政府债券资金必须用于项目建设。一般债券资金可用于城乡公路、农村人居环境、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农村饮水安全、供水、乡镇基础设施、教育等领域。专项债券资金可用于农林水利、生态环保、市政和产业园区等领域。三是债券资金使用要求。政府债券项目须报国家审核通过,项目须成熟发行,以确保债券发行后资金能尽快拨付使用,并形成实物工作量。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全省开展示范镇建设对助推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财政厅将在政府债券安排上,继续给予积极支持,具体将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推动做好示范镇债券项目谋划储备及申报工作。各地要按照政府债券管理使用要求,结合长远规划和当前实际,聚焦示范镇建设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谋划储备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债券项目。按照惯例,国家将在10月份左右向各地下达申报2023年新增债券项目资金需求的通知,对此,省财政厅将积极指导各地做好债券项目申报工作,加强项目审核,推动我省能有更多的示范镇债券项目通过国家审核。

  (二)做好示范镇项目新增债券安排工作。在新增债券额度安排上,省财政每年根据各地债券项目需求情况,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支持高质量项目”和管控风险等原则,切块下达债券额度,由各地对本地区前期准备充分、审批手续完备、收益能够覆盖债券本息的(专项债)高质量示范镇建设项目予以重点安排。

  (三)做好示范镇项目债券资金拨付使用工作。各地财政部门要按规定及时拨付债券资金,并督导项目主管部门尤其是项目单位加快债券资金支出进度。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要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债券资金到账后要尽快支出到项目上,尽早发挥资金效益。省财政厅将督导各地压实主体责任,持续通报各地债券资金拨付使用进度。

  (四)做好示范镇债券项目资金绩效考核工作。各地要按照绩效管理有关规定,加强示范镇债券项目资金事前绩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项目入库和债券资金拨付使用的重要参考。同时,做好示范镇债券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债券额度安排相挂钩,不断提高债券资金使用绩效。

  本次会议后,我们将按照福春副省长的讲话要求,扎实做好示范镇建设债券安排、发行使用等工作,积极助推乡村振兴。

  

  

  在全省示范镇建设工作

  视频动员部署会上的发言

  长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陈桂林

  推进实施示范镇建设、助推乡村振兴行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切实行动。长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推进,现已组建完成示范镇建设议事协调机制,负责统筹协调示范镇建设日常工作。依照示范镇申报标准,对75个建制镇进行深入调研,梳理形成了市域重点镇、交通节点镇和特色产业强镇清单。我们本着推先荐优的原则,组织德惠市米沙子镇等8个建制镇申报省级示范镇、榆树市秀水镇等6个建制镇申报市级示范镇、公主岭市响水镇等8个建制镇申报县级示范镇。注重产业项目引领建设发展,现已开工项目35个,年内计划再开工项目15个,“十四五”期间计划总投资358亿元;同步储备项目37个,计划投资442亿元。

  下一步,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超前谋划,编制完善实施方案。全面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围绕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顺应城乡发展规律,加快推进乡村建设发展,起草了《长春市关于开展示范镇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并在前期全面调研基础上,针对申报省、市级示范镇的建制镇,正按一镇一特色要求,研究制定支持建设的具体措施。

  二是聚合各方优势,坚决夯实发展根基。整合住建、财政、发改、交通、水务、生态、规自、民政、卫健、教育、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畜牧等部门力量,完善支持示范镇建设系列政策措施,努力获取债券支持、信贷支持、建设用地支持和专业团队支持,打造“1+N”政策支撑体系。同时压实县(市)区党委、政府职责,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抓示范镇建设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三是坚持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建设标准。坚持以城带乡、以镇促村,城乡融合优势互补,尽快补齐小城镇建设短板,逐步实现城乡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坚持产业主导、项目先行,突出抓好3个工业主导型、4个商贸流通型、9个综合服务型、1个都市卫星型、5个文化旅游型示范镇建设,立足资源禀赋精准赋能,不断提升小城镇造血能力。坚持基层治理、建管并重,鼓励全社会广泛参与建设,打造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幸福家园。

  四是健全制度机制,切实取得工作成效。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对示范镇建设财政投入,撬动社会资金,赋能乡村振兴。建立长效帮扶机制,组织大专院校、专业团队,指导示范镇建设。建立基层网格化治理机制,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积极贡献聪明才智。建立考评机制,从严对示范镇建设考评,实行末位淘汰。建立日常调度机制,定期调度进展情况,及时上报、科学研判、压茬推进,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的“长春样板”。

      

  

  在全省示范镇建设工作

  视频动员部署会上的发言

  辽源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李鹏飞

  示范镇建设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满足城乡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年初以来,我市牢牢抓住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示范镇建设工作的有利契机,坚持把示范镇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引擎,立足“五个提升”,制定了“规划引领、精准施策、示范带动、农旅融合、全面振兴”的工作思路,聚焦“主导产业更强、基础设施更好、公共服务更优、城乡环境更美、治理机制更全的”五大目标,全面推动28个项目开工建设,计划完成投资总额3.06亿。

  下一步,我市将聚焦“五个提升”,瞄定“五大目标”,深入实施“四大行动”,全面提升示范镇建设质量,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开展。

  一是深入实施产业延链扩容行动,着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依托安恕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借助厚德食品、双天集团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原料生产、工业加工、产品销售、资源转化利用等配套产业发展,打造更高质量“中国蛋谷”;立足渭津镇自身工业实力雄厚优势,大力发展建筑材料业、机械制造业、商贸物流业、医药保健和啤酒饮品加工业,加快建成河口工业区、水泥制品产业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园区;持续巩固大阳镇梅花鹿养殖业传统地位,推动梅花鹿产业由粗加工向精细化发展,努力将大杨村光伏产业园打造成东北最大羊肚菌种植基地。

  二是深入实施基础服务提质行动,着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持续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推进镇村道路和桥梁改造提升,不断推动“水电热”等管网改造工程落地,全力补齐农村交通、水利、电力、应急管理等基础设施,以及农村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板,重点解决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三是深入实施乡村建设提档行动,着力打造宜居生活环境。以全省乡村振兴“千村示范”创建为契机,以镇容村貌改造提升工程为核心,以“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为载体,对标“九有六无”标准,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全力推进示范镇主街建筑立面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厕所革命、清洁能源改造等重点项目,加强河流、村屯、庭院美化绿化,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生态环境,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镇区。

  四是深入实施基层治理提效行动,着力构建更加和谐氛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自治、德治、法治相融合的治理体系建设。注重乡村文化挖掘传承,推动农耕文化、特色文化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优秀文化凝聚乡村振兴合力。坚决落实“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模式,推进基层群众民主协商自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工作格局。

  总之,辽源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按照本次会议精神,扎实开展示范镇建设工作,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辽源力量。

  

责任编辑: